2022-12-12 19:02:48 作者:wj46web
平顶山市第四十六中学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行动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教办基〔2022〕379号)文件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确保我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五心”促“合力”,积极有序、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家同心,心理工作网格化,提升组织领导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成立以牛晓伟校长为组长、邵志创、杨鹏、包国超为副组长,各班主任和心理咨询师为主要成员的心理健康负责组。把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按照网格化管理,校长——副校长——班主任——学生——心理咨询师帮扶联络机制,落实负责人,明确岗位职责分工,除了解学生平时心理健康状况外,对紧急和突发情况,网格化快速反应,快速应对解决。
共同用心,积极引导,增强正向关注力。学校信息中心适时、及时发布正能量学校工作信息,涵盖学校各方面工作,包括心理工作的开展,给大家积极向上的能量输送;班主任及时转发权威官方政策信息,号召学生及家长关注官方公众号,例如人民日报、河南疾控、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网、平顶山市微报、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等官方公众号,了解最新政策和动态。不去关注那些事实不清的自媒体消息,积极传播正能量,避免因为猜测、自媒体干扰带来的焦虑情绪;心理老师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课堂上,普及心理学知识,让大家了解心理知识,掌握规律,学会自我掌控和调节情绪的能力。积极关注正向,阳光心态,减轻或消除疫情期间带来的困扰。
组织精心、研课精心,形成家校合力。根据网课在家不同时间段学生和家长出现的关系紧张、沟通不畅、能量消耗等问题,政教处和教务处分别精心组织家长上线,心理老师和班主任沟通,了解班级共性和个性问题,给家长分别开展了《关系在前 教育才能得心应手》和《有效沟通 和谐共赢》等家长迫切需要的家庭教育系列心理讲座,让家长更加懂得规律,在特殊时期学会与孩子相处,促进家庭形成良性沟通机制,融洽家庭关系,助力孩子成长。
让学生静心,加强心理课程,减少学生网课在家的干扰和内耗,增强学习动力。根据疫情情况和学生网课期间情况,每周都为学生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内容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问题精心安排和制作,给学生开展的心理课程有:《我的学习动力去哪了》、《感受幸福》、《了解情绪 开心生活》、《我的人生我做主》、《自动化反应的习惯》、《认识我自己》等,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心理学知识,增强不断看见自己语言和行为背后原因和需求的能力,不断拓展思路,觉察困扰自己的原因,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调整自己,减少内耗,全力投入到学习中,学习动力增强。
让家长安心,加强动态监测和个案辅导,提升及时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能力。除了给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讲座,同时结合学校校在开学初建立的学生心理档案的“一人一档”,对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除了网格化管理的辅助,心理老师会持续开展追踪和访谈活动,动态监测学生的心理状况;疫情期间联系老师、班主任的有应急问题的学生,及时反馈给心理老师,及时解决并,仍不能解决的进行转介,并建立台账。网格化管理的老师,通过电话、微信、钉钉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居家的学习及心理健康状态。对于特殊家庭和特殊学生由联络老师、班主任、年级负责校长、心理健康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负责组进行深入的了解,调配资源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问题和困扰。
平顶山市第四十六中学
2022年12月11日